发表于2023年6月13日,作者:Julia Olech
从无脑机器追随疯狂科学家的命令,到拥有谋杀目的和类人性格的无情杀手人工智能AI经历了这一切。银幕上的机器人和赛博格已经走过近一个世纪, 反映了我们对技术未来的认知、希望与恐惧。随着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共同看法和知识的变化,它在大银幕上的表现也在不断演化。
那么,人工智能电影究竟变化了多少?它的起源在哪里,我们又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而未来又将会怎样?准备好你的爆米花,坐稳,我们来深入探讨这个不断变化的人工智能电影世界吧!
警告:以下内容可能剧透! 自行决定是否继续阅读。我们无法帮你擦去记忆。
内容表1920年代至1950年代:人工智能电影的沉默开端1960年代:在宇宙中寻找声音70年代:愿人工智能电影的力量与你同在80年代电气化的新纪元:人工智能电影90年代:破解人工智能模拟中的生活00年代:他的爱是现实但他不是人工智能的爱情探索2010年代:情感、自我意识与毁灭人工智能电影中的主题一百年的人工智能电影的好、坏与电路常见问答最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描绘人工智能的电影是1927年德国制作的《大都会》。这个反乌托邦的故事展示了一个悲惨的未来世界,其中社会分为两个阶级。精英阶层生活在高空的奢华中,而工人则在地下辛苦劳动,支撑着世界的运转。
这部关于人工智能的首部电影将其展现为实现人类欲望和操控的工具。尽管机器人看上去像人类,但它没有意识和认知能力。它只会按程序行事阻止工人反抗富人,即使这样会使他们自杀。
好莱坞对人工智能的描绘在大约25年后,1951年的《地球停转之日》中出现。与德国版本不同,20世纪福克斯将人工智能描绘为维护和平的技术。戈特是一个被编程用来阻止对其创造者施暴的机器人,刚一走出飞船,就能消除武器和军事装备。
然而,正如在《大都会》中一样,戈特并未表现出自我意识。它的一生只有一个目的,这在整部电影中没有改变。戈特甚至不具有人类的特征。他的坚不可摧的金属外壳使他看起来与他的同伴们一样外星。
1960年代开始探讨更复杂和微妙的人工智能电影主题。突然之间,它们不再只是疯狂科学家在地下室开发的无脑人造物。如今,它们能够模仿人类的特质,构思出更加引人入胜的电影情节。
斯坦利库布里克是最早触及自主人工智能主题的导演之一,他在《2001:太空漫游》(1968)中探讨了这个话题。让我们认识一下 HAL 9000这部电影的主要角色之一,参与了一次与五名人类船员的太空探险。与以往的电影不同,HAL被直接植入到飞船的计算系统中。这让它具备了随时随地都能掌控的能力,让其显得更加阴险。
库布里克还赋予HAL学习和模仿人类认知能力的能力,包括语言、语言识别、读唇和甚至情感。在整部电影中,HAL 开始表现出偏执和恐惧,最终为了保护使命而反对船员。这是人工智能电影中的第一次,标志着计算机在好莱坞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重大转折。
《太空漫游》对人工智能的更复杂描绘引入了计算机自我思考的概念,并常常因为这一点而发生故障造成悲剧性的后果。它提出了许多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其自主性及其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哲学问题。正如我们所见,这一趋势在后来的十年中持续发展。
自主人工智能的主题在1970年代继续深入,带来了更复杂的观念和感知,既有负面也有正面。
许多知名导演选择延续故障和恶棍人工智能的主题。像《西部世界》(1973)、《异形》(1979)和《恶种》(1977)电影探讨了自主机器人和超级计算机的概念,这些机器人和计算机开始反叛他们的创造者。尤其是《恶种》,可能会让你对你的谷歌家庭助手或Alexa产生不同的看法,因为Proteus只想用他的种子怀孕他的主人。
尽管如此,70年代也出现了一种积极的人工智能主题,从所有这些阴郁中走出。《星球大战:新希望》(1977)的发布引入了友好的机器人和具有类人特征的机器人。尽管每个人工智能角色都有独特的个性,但它们最初被视为工具而非伴侣。尽管如此,每当R2D2和C3PO出现在屏幕上时,你仍会不禁笑出声。
这标志着一种新现象的开始人工智能不一定是工具或威胁,它可以独立存在。随着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增强,人工智能开始改变观众对其能力的看法。
人工智能还提出了有关人类与机器人生命价值的话题。在《星际旅行:电影版》(1979)中,我们亲眼看到一个Lila的机器人复制品被送往驾驶航母“企业号”。当然,人工智能仍然是反派,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角色开始模仿人类。
经过一个谨慎的开端,80年代将人工智能带入了好莱坞的聚光灯下,展示了它的潜力和恶意能力。每一部新电影都为可能的未来结果描绘了新的叙事,深受当时快速技术进步的影响。
其中的核心是《银翼杀手》(1982),其中人工智能的形态几乎与人类无法区分。当四个所谓的“复制人”来到地球时,迷人的哈里森福特不得不出面“退休”他们。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他和作为观众的你开始质疑自己目的的道德。
暴雨倾盆的2019年洛杉矶赛博朋克版成为了深度探索人类身份和生命意义的舞台。每当这些复制人展示出比追捕它们的人类更多的同情和怜悯时,谁都忍不住要泪目。
幸运的是,这个十年并不全是催人泪下的故事。詹姆斯卡梅隆在影片《终结者》(1984)中向粉丝们播下了恐惧的种子,呈现出毫无怜悯的恶意赛博格。失控的人工智能反乌托邦惊悚片成为了人们隐藏恐惧的化身,这些恐惧是关于计算机统治世界并消灭人类的想法。阿诺德施瓦辛格突然成了人工智能启示录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象征。
约翰巴德汉的《战争游戏》(1983)以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相同的恐惧。该片受到新游戏发展的启发,讲述了一名少年黑入军方超级计算机,几乎造成了一场核灾难。但与卡梅隆不同,巴德汉并没有将人工智能描绘成反派。
战争行动计划反应War Operation Plan Response不断运行核战争模拟,以预测在战争爆发时可能的应对策略。计算机无法区分现实与模拟,也没有能力理解后果。它仅仅是为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工具。这一描绘突显了缺乏人类监督下使用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危险。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90年代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科技进步促使人们思考科技发展的方向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而这正是人工智能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
这个十年带我们进入了全新的领域,如《黑客帝国》(1999)所展现的一个宇宙,人类只是供电的电池,支撑着机器的运转。在充电时,人们被传送到虚拟现实中,在那里他们生活而毫不怀疑任何异常。尽管人工智能是施害者,但这些数码角色却拥有成熟的人格、议程,甚至对哲学的热情。
《黑客帝国》是这方面的开创之作,将人工智能置于完全掌控的地位。这是一部至今仍然令人毛骨悚然的电影,持续给人以对不可规制技术进步和对新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的警示。如今,身边设备众多,观看这部电影时,听到莫菲斯告诉尼奥有关人工智能逐渐掌握权力的信息时,令人背脊发凉。
不过,这个十年并非全是负面。90年代继续在人工智能电影中构建现有主题,更深入地探讨情感和认知的可能性。比如,《终结者2:审判日》(1991) 令人震惊地将赛博格重新编程,成为盟友而非敌人。这让终结者变得更加可亲,因为他现在必须保护一个孩子,而不是试图杀死一个年轻女性。
1999年的《双子星》里,罗宾威廉姆斯饰演一个复杂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安德鲁。尽管他被编程为专注于遵循主人的指令,但安德鲁展现了多种人类情感、创造力和好奇心。在他的人类家庭的帮助下,安德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变成一个完整而言之,拥有中央神经系统和心脏的人。
与之前的人工智能角色类似,安德鲁也表现出强烈的对自我身份的渴望。不要忘了,90年代迎来了两部巨大的人工智能大片,《星际旅行:第一次接触》(1996)和《星球大战:幽灵的威胁》(1999),两者都将人工智能置于人们思考的前沿。
在90年代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真正看到了电影和想象中人工智能表现的可能性。这个新运动 让人工智能探索身份和角色发展的主题,为千禧年以后的人工智能电影创造了巨大的转折。
2000年代的电影重心转向了人工智能的情感深度和能力。尽管这个理念并不新鲜,但电影制作者们通过摒弃以往几十年中通常与机器相关的恶性反乌托邦设想,将这一理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这个领域成为了趋势引领者,《人工智能:机器人》(2001)的上映让我们认识了大卫,一个高度发达的类人孩子。尽管拥有真正男孩的外貌特征,但大卫却经历了来自养父母和整个世界的持续拒绝。他在森林中被遗弃,开始了类似皮诺曹的冒险,渴望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赢得母亲的无条件爱。
斯皮尔伯格选择一个孩子来体现人工智能并非偶然。孩子常常象征着天真与脆弱,而大卫利用这点来唤起强烈的情感,并挑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既有观念。你会有想要穿过屏幕,保护这个小男孩免受伤害的冲动。这为未来更多复杂的人与人工智能角色之间的关系电影铺平了道路。
不久之后,迪士尼和皮克斯便接棒了这一趋势。《机器人总动员》(2008)运用了斯皮尔伯格所铺设的基础,向年轻观众介绍了人工智能。这个可爱的机器人展现了孩子般的无辜和对连接的渴望。几乎可以说,它是斯皮尔伯格杰作的动画版本,并加深了你对人工智能在有机会时可能能建立情感纽带的理解。
人工智能能够体验人类情感并不是2000年代唯一探讨的主题。改进的CGI和视觉效果的引入让漫威等系列电影得以生动展现,并且,也引出了人工智能作为超级英雄或助手的思想。
托尼斯塔克因其标志性的《钢铁侠》战甲而声名显赫,JARVIS成为最知名的无实体人工智能助手之一。JARVIS是“Just A Rather Very Intelligent System”的缩写,该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于HAL 9000的基础上。它的神似存在使得它可以同时在斯塔克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任一地方,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拯救宇宙的过程中。
与HAL不同的是,JARVIS令人喜欢、幽默,并且常常带有讽刺,与其主人的个性相匹配。它拥有极其丰富的知识,能够进行智能的对话,同时在技术和情感上提供支持。换句话说,JARVIS 代表了与之合作的人的平等。它不再只是一个工具或仆人它是一个复杂且不断进化的生物,拥有恐惧和渴望。
2010年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意味着电影制作者必须把他们的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维持电影的未来感。这导致了体现人性化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更加精致的描绘。
《机械公敌》(2014)中的Ava便是高感知人工智能的一个很好的例子。Ava能够产生深层情感,展现出一种智慧而狡猾的Android。尽管她看似邪恶,但她的“适者生存”动机只是反映了人类曾教导她的内容。她对自由的渴求与之前几十年的人工智能主题相呼应,但她的暴力和操控却展示了许多人能够感同身受的肉体和存在痛苦。
《她》(2013)同样探讨了人工智能的人格化,但以温暖和人性化的角度切入。电影讲述了西奥多爱上他的人工智能助手莎曼莎的故事。在与西奥多的互动中,莎曼莎逐渐学习和进化,体验了一系列人类情感,包括她自身的存在危机。
加速器外网梯子近十年还见证了人工智能电影中反乌托邦主题的回归,基于对Unchecked技术进步的担忧而加剧。这带来了单一性思潮,即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理念,如在《超验骇客》(2014)和《复仇者联盟:奥创纪元》(2015)中体现。
两部电影均展现了尽管初衷是积极,但人工智能却失控。在《复仇者联盟》中,奥创的使命原本是维护和平,但他误解了自己的目的,决定消灭人类。《超验骇客》中的计算机则正在探索数字永生的概念,作为一位垂死科学家的载体。遗憾的是,这造成了一个人类无法再控制的全能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电影中的表现始终反映了人们对最新技术进步的希望和恐惧。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电影不仅讲述机器的故事,更反映了人类、伦理及社会态度的演变。
从对半独立工具的沉默描绘开始,逐渐演变为完全具有人格的生物,扮演反派或英雄的角色。然而,无论我们讨论哪个时代,人工智能的描绘总是与既有的观念和潜在的未来构想相匹配。
尽管难以预测当今未来电影制作者将如何推进人工智能电影的发展,但这种方法很可能不会改变。银幕必将从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中汲取灵感,引发关于人类未来的迷人对话。
使用PIA无缓冲观看人工智能电影,从经典老片到最新好莱坞大片。我们的服务器提供最佳速度,让您在享受精彩人工智能电影的同时,保护您的数字隐私。
获取PIA VPN
有没有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
是的,过去一个世纪有很多关于人工智能及其可能影响世界的电影。 一些著名的选项包括《黑客帝国》、《终结者》、《机械公敌》、《银翼杀手》和《机器人总动员》,但这个名单可以一直扩展下去。
如果您想避免防火墙并流畅播放电影,请在所有设备上下载PIA的VPN应用。
人们最喜爱的五部人工智能电影是什么?
根据IMDb的资料,最受欢迎的五部人工智能电影是《黑客帝国》、《机械公敌》、《银翼杀手》、《她》和《2001:太空漫游》。不过,由于每个人对最佳人工智能电影的看法不同,因此不要盲目相信IMDb的评价。
查看我们文章中的其他人工智能电影,并在评论中告诉我们你喜欢哪一部!别忘了使用PIA VPN,让您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轻松重温人工智能电影。
哪部电影有人工智能女孩?
如果我们在谈论人工智能女孩,你可能在说《M3GAN》。这部恐怖电影讲述了一个机器人娃娃,自我意识觉醒后,如果有人试图将她与她的小主人分开,她就会变得暴力。这是一部每位恐怖片爱好者都该观看的电影尤其是如果你有爱恶搞玩具的孩子。
如果你最喜欢的人工智能电影在旅行时无法在常用的播放平台上找到,请连接到PIA的VPN服务器,轻松登录你的账户。
哪部电影中人工智能替代了人类?
许多电影描绘了一个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世界,但最受欢迎的有《终结者》、《黑客帝国》、《我,机器人》和《她》。前三部展示了一个人工智能恶意统治并试图消灭或奴役人类的世界。
而《她》则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人类互动的需求。 这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疏远,并让人们依赖虚拟助手。尽管它聚焦于人工智能的爱,但它却营造出一个不属于人类的世界的诡异氛围。